
A.降雨量 B.覆冰 C.气温 D.风力
2.导线截面的选择需要考虑( ABCD )的要求。
A.允许发热 B.机械强度 C.允许电压损失 D.经济电流密度
3.导体的导电能力应满足( ACD )的要求。
A.发热 B.机械强度 C.电压损失 D.短路电流
4.不得使用铝导线配线的场所包括( BCD )。
A.办公室 B.舞台照明 C.配电盘二次回路 D.气瓶间
5.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严禁跨越( AD )。
A.燃烧材料作屋顶的建筑物 B.道路
C.通航河流 D.爆炸性气体环境
6.架空线路接地装置主要包括( BD )。
A.避雷线 B.接地体 C.杆塔 D.接地引下线
7.同杆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挂接地线时,应( ABD )。
A.先挂低压,后挂高压 B.先挂下层,后挂上层
C.先挂远侧,后挂近侧 D.先挂近侧,后挂远侧
8.登杆作业时,必须( AC )。
A.系安全带 B.使用脚扣 C.戴安全帽 D.戴手套
9.设外电防护设施的主要材料是( AB )。
A.木材 B.竹材 C.钢管 D.钢筋
10.缆直埋敷设施工前应先查清( AC ),再开挖足够数量的样洞和样沟,摸清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以确定( )位置。
A.图纸 B.施工方案 C.电缆敷设 D.电缆走向
11.动电缆接头一般应停电进行。如必须带电移动,应先调查该电缆的 ( AD ),再由有<u>经验</u>的施工人员,在( )统一指挥下,平正移动。
A.历史记录 B. 运行记录 C.工作负责人 D.专人
12.低压回路停电的安全措施:将检修设备的( AC )电源断开取下可熔保险器,在开关或刀闸的( )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识牌。
A.各方面 B.主电源 C.操作把手上 D.显眼处
13.锯电缆以前,应与( BD )图纸核对相符,并使用专用仪器(如感应法)确切证实电缆无电后,用( )钉人电缆芯后,方可工作。
A.图纸 B.电缆走向图 C.铁钎 D.接地的带绝缘柄的铁钎
14.用携带型火炉或喷灯时,火焰与带电部分的距离:电压在10KV及以下者,不得小于( BD );电压在10KV以上者,不得小于( )。
A.1.0m B.1.5m C.2m D.3m
15、停电检修工作结束时,应同时具备下列哪些条件后,方可下令拆除变 电站或发电厂内的安全措施,向线路送电?( AC )
A.得到工作负责人(包括用户)的工作结束报告 B.得到线路工作许可人的工作结束报告
C.确认所有工作班组均已竣工,接地线已拆除,工作人员已全部撤离线路,并与记录簿核对无误 D.使用摇表检验线路无接地
16.停电时,必须( ABCD )。
A.先将该线路可能来电的所有断路器(开关)、线路隔离开关(刀闸)、母线隔离开关(刀闸)全部拉开,手动开关必须拉至试验或检修位置。
B.验明确无电压后,在线路上所有可能来电的各端装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刀闸。
C.在线路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D.在显示屏上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处均应设置“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记。
17.井盖、电缆沟盖板开启后应设置( AC )围起,并有人看守。工作人员撤离电缆井或隧道后,应( )将井盖盖好。
A.标准路栏 B.标志物 C.立即
18.电缆试验要拆除接地线时,应征得( AD )的许可(根据调度员命令装设的接地线,应征得调度员的许可),方可进行。工作完毕后立即( )。
A.工作许可人 B.工作负责人 C.报告 D.恢复
19.悬吊时,不得用( AB )或( )等,以免损伤电缆护层或绝缘。
A.铁丝 B.钢丝 C.塑料绳 D.麻绳
20.市区或人口稠密的地区进行带电作业时,工作现场应设置( AD ),派( )监护,严禁非工作人员人内。
A.围栏 B.标志 C.值班员 D.专人